的“按察刑狱”四字。

这本不该是户曹督办的部分,但在与梁州百姓接触的时候,势必能从中问询得到一些东西。

在梁王李忠未倒台前,唐璿能团结在手的人有限,所以他必须抓稳对他来说最有用的一批人。

陆路转向水路的这两日间,他在心中已有了些想法。

公主说得不错,他哪来的心思作诗啊。

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想。

船只过利州绵谷后,就是一段百折弯曲的水道,两岸青山愈发逼仄,水路穿行其间,有若自峡谷一线之间挤出,令人不由联想到他此刻的处境。

若不能冲出这片峡谷,便还被困缚其间。

他也更需要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!

然而也忽在此时,他听到了一声击缶之声,发出了长长的余音。

转头看去,正见那模样圆润的段长史将自己面前的圆肚酒器拍打出了声响。

江水声动间,这以厚掌拍陶皿的声响,倒也自有一番相互应和的趣味。

而这二者交错的声响中,年轻男子高声吟诗之声也凭空多出了几分豪情。

那正是卢照邻远眺山水相映的峥嵘景象开了口。

“提琴一万里,负书二十年——”

“我有壶中要,题为物外篇。”①

缶声压着那物外篇三字落定的瞬间响起。

都说缶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被视为野蛮人的乐器,可在这等怪石嶙峋的山崖之下,船只于激湍浪涌间起伏,这击缶声恰在此时回荡崖壁之间,反而多出了几分野性自在之感。

卢照邻那开篇四句的意气雄浑,也不会令人去想琴在何处,他又是否真有二十年诗书。

唐璿也不由将自己的注意力自两侧山景迫压中挪开,转入到卢照邻所念诗篇之中。

他本还觉得卢照邻这位伴读在李清月身边没甚存在感,可在他开口作诗的那一刻,他原本还稍显青涩的面庞上也闪过了一抹锐利。

让人倏尔想起,他所生的幽州之地,将士与百姓都时常与胡人打交道。所以再如何书生气质,也免不了有一番硬朗风骨。

缶声未歇,卢照邻的诗句也紧追其后。

“翔禽鸣我侧,旅兽过我边。”①

“影移金岫北,光

章节目录